冰火两重天!9大游戏龙头业绩大涨超100%,11家业绩暴雷,别选错方向

暴增384%的利润和63%的暴跌,竟然出现在同一个行业!

游戏市场今年彻底裂成了两半。

有人半年赚走27亿,有人用户流失、项目崩盘,甚至直接破产。

这可不是小公司之间的较量——连育碧这样的国际大厂都顶不住,股价一年暴跌45%,差点走上破产重组的路。

完美世界上半年净利润飙升到5个亿,增长率高达384%。

他们旗下的《诛仙世界》刚上线就进入收入爆发期,老牌电竞《DOTA2》《CS:GO》也持续贡献流水。

更夸张的是,他们的影视业务收入大涨756%,成了意外增长引擎。

ST华通(也就是世纪华通)营收冲到172亿元,增长85%。

净利润26.56亿,同比涨了129%。

他们旗下点点互动的出海游戏《Whiteout Survival》(《无尽冬日》)横扫海外市场,下载量突破1亿。

这家公司海外收入113亿,同比增52%,成为中国游戏出海的头号选手。

冰川网络也没掉队,净利润3.36亿,增长165%。

主力游戏《X-hero》《超能世界》持续贡献流水,后者注册用户突破3090万。

他们还干了一件事:大幅削减效果差的广告投放,销售费用快速下降,利润空间一下子打开了。

万达电影、光线传媒这些你以为只是“拍电影”的公司,其实游戏业务也爆了。

万达净利润涨373%,光线涨372%,就连粤传媒都实现了318%的利润增长。

行业景气度起来,谁都挡不住。

可另一边,惨淡的数据一个接一个。

慈星股份净利润暴跌63%,中文传媒跌57%,捷成股份跌42%。

老牌强者三七互娱营收降了8%,净利润勉强维持在14亿,增速只有11%。

芒果超媒上半年收入60亿,跌14%,净利润掉到8亿,降幅28%。

宋城演艺、宝通科技、神州泰岳,利润统统缩水超过20%。

用户获取成本越来越高,项目成功率却在走低——这是很多公司面临的真实困局。

最典型的悲剧是成都鬼脸科技。

他们曾经做出爆款游戏《灵魂潮汐》,首月流水5300万,全球累计1.3亿。

腾讯、快手都投了他们,眼看就要起飞。

但团队从50人急速扩到130人,管理彻底混乱。

新作《神隐之子》公测崩盘,老游戏更新停滞,玩家不断流失。

资本撤资、资金链断裂,今年5月,这家明星公司直接宣告破产。

海外市场也不是避风港。

育碧去年净亏损接近5亿欧元,股价五年跌了80%。

《星球大战:亡命之徒》销量未达预期,《碧海黑帆》上线时Steam同时在线只有400人。

连这种国际大厂都扛不住周期,不得不寻求私有化或收购来续命。

但真正拉开差距的,是技术和战略上的分野。

活得好的公司几乎都在做两件事:All in AI、坚决出海。

世纪华通在《无尽冬日》里用AI生成剧情,人工优化,效率翻倍。

腾讯用自动场景建模省下大量美术成本,网易靠AI叙事工具把《燕云十六声》制作周期砍掉30%。

AI辅助让原画、建模、剧本的效率提升60%-80%,这是实打实的成本优势。

出海更已是生死线。

中国游戏市场收入1680亿,增速14%,用户规模6.79亿,增长空间已有限。

海外成了必争之地。

浙江省甚至出台专项政策,用真金白银支持游戏企业出海。

有的公司靠一款产品吃遍全球,有的却连版号都等不到。

今年一季度,国产游戏版号发放362个,进口版号21个,供给并不少。

但机会只留给反应快、效率高、资源集中的团队。

冰川网络优化投放、完美世界影游联动、世纪华通全力出海——它们都在做减法,把资源押注在能赢的赛道上。

而失败案例往往败于项目管理分散、研发效率低下、战略摇摆。

行业数据印证了这场分化:

22家主要游戏公司中,11家实现营收利润双增,占比42.3%。

剩下11家,要么收入下滑,要么利润缩水,甚至两者兼有。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

意昂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