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完全不给我们面子,冯德莱恩放话,将要求中国做2件事

2025年7月6日,中国财政部突然发布通知:预算超4500万元的医疗器械采购,必须排除欧盟企业参与。清单涵盖核磁共振机、CT机等50种高端设备,命中西门子、飞利浦等欧洲巨头的主战场。 消息一出,欧洲股市医疗板块当天蒸发120亿欧元市值。

欧盟反制中国电动车后,中国为何精准打击欧洲医疗设备?

欧盟6月20日刚出台政策,限制中国企业在欧洲的医疗器械采购。 中国商务部7月6日立刻宣布对等反制,但留了个“活口”:在华欧资企业不受影响。

这意味着德国西门子在上海的工厂仍能参与竞标,总部在德国的西门子医疗集团则被排除在外。

这种“区别对待”让欧洲企业内部矛盾激化,仅一周时间,就有3家欧洲医疗设备企业向布鲁塞尔施压要求调整政策。

中国稀土管制让欧盟多花200亿欧元

欧盟近期多次指责中国限制稀土出口,但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稀土出口量仍占全球60%,其中对欧洲出口量同比增加18%。

真正让欧盟焦虑的是中国对17种关键稀土材料实施出口配额制。 由于中国控制着全球80%的稀土精炼产能,

欧盟不得不以每吨高出市场价40%的价格从美国、澳大利亚进口,仅2024年就多花了200亿欧元。

气候声明推迟背后

原定2025年中欧建交50周年签署的气候联合声明被欧盟单方面推迟。 外交部数据显示:中国过去十年碳排放强度下降34.4%,非化石能源占比从9.7%提升至17.9%。

反观欧盟,德国2023年煤炭消费量反弹8.3%,波兰仍依赖煤电满足60%用电需求。 欧盟原计划2035年实现100%可再生能源发电,成员国中已有7国承认无法达标。

欧洲车企在华利润是本土30倍

尽管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35%关税,大众、宝马2024年在华净利润分别达180亿欧元和150亿欧元,是其德国本土利润的30倍。

巴斯夫上海工厂2024年净利润增长28%,而德国总部工厂利润率仅2.1%。 这种“越制裁越赚钱”的反常现象,让欧洲议会内部出现分裂:23名德国议员联名反对对华加税。

中国反制清单暗藏玄机

除医疗器械外,中国近期对欧盟白兰地、甲苯胺等产品发起调查。 其中白兰地反倾销调查直接打击法国干邑地区,该地区60%产量出口中国。

商务部特别豁免了34家合规欧盟企业,包括拉菲酒庄和人头马。 这种“精准打击”策略既避免全面脱钩,又让法国酒业巨头被迫游说政府调整政策。

欧盟内部已出现“投降派”

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近期公开表示:“没有中国市场,德国汽车业撑不过2030年。 ”默克尔前经济顾问彼得·阿尔特迈尔更直言:“对华强硬政策正在摧毁欧洲工业。 ”

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已有165亿欧元欧洲资本流向美国,但同期中国对欧直接投资逆势增长9.7%。

医疗设备国产替代率已达60%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数据显示:500万元以下医疗设备国产化率超80%,1000万元以上设备国产化率从2020年的25%提升至2024年的45%。

联影医疗的CT机已占据国内三甲医院35%份额,东软医疗的核磁共振设备出口量连续三年增长40%。欧盟此次反制反而加速了国产替代进程。

欧洲药企在华研发中心成谈判筹码

诺华、罗氏等欧洲药企在中国设有23个研发中心,占其在亚洲研发投资的65%。 中国商务部在反制措施中特别注明:不限制医药领域技术合作。

这直接导致赛诺菲、阿斯利康等企业向欧盟施压,要求解除对中国医疗设备的限制。

中欧贸易额逆势增长12%

2025年上半年中欧贸易额达4200亿欧元,同比增长12%。 其中中国对欧出口新能源车28万辆,占欧洲市场份额的29%;欧盟对华出口药品、精密仪器分别增长18%和15%。

这种“政冷经热”的局面,暴露出欧盟政策制定者与产业界的严重脱节。

#图文打卡计划#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

意昂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