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要求盟友马上表态,台海若开战,他们敢不敢和中国为敌?

美国逼盟友“二选一”,日澳当场掀了桌子!

“康罗伊部长,如果台海开战,澳大利亚会出兵吗?”

面对澳洲广播公司主持人的追问,国防工业部长帕特·康罗伊面无表情地吐出几个字:

“主权优先,我们不讨论假设。”

就在同一时刻,日本防卫省的官员们正紧急磋商如何回应美国防务高层的通牒。

他们的结论同样冰冷:“任何行动将依据宪法和国际法判断,无法提前承诺。”

这场外交风暴的导火索,是五角大楼副部长科尔比连续数月的强硬施压。

他要求日澳两国白纸黑字写明:若中美因台湾开战,将承担何种军事角色。

美国自己却死死捂着“战略模糊”的底牌。

一边拒绝承诺是否保卫台湾,一边逼着盟友亮出底牌。

“简直荒谬!”美国企业研究所的库珀一针见血,“总统自己都不敢担保的事,凭什么要别人签军令状?”

▲ 美日澳联合军演表面热闹,背后裂痕深不见底

当科尔比在社交媒体高调宣扬“以实力实现和平”时,澳大利亚总理的专机正降落在上海。

阿尔巴尼斯身后跟着力拓、必和必拓等矿业巨头的掌门人。

“每四个澳洲岗位就有一个靠贸易,中国买走我们四分之一出口。”

他面对镜头笑得坦诚,与五角大楼的战争胁迫形成刺眼对比。

而在东京,首相石破茂正焦头烂额应对25%汽车关税,这份特朗普送上的“盟友大礼包”,让日本汽车业直接蒸发万亿日元。

军事胁迫与经济收割的双面刀

科尔比的办公桌上,摆着两份截然不同的文件。

一份是要求日本将军费飙升至GDP 3.5%的指令,另一份是对日征收50%钢铝关税的总统令。

这种“左手要钱右手抢钱”的操作,连美国智库都直呼灾难。

布鲁金斯学会报告警告:亚洲国家被逼选边时,中国的地缘经济优势将成为决胜筹码。

当菲律宾婉拒美军介入仁爱礁冲突,当泰国将中国列为头号军火供应商,华盛顿的指挥棒早已锈迹斑斑。

炮灰?盟友的致命清醒

“我们不当美国火中取栗的替死鬼!”

这句东南亚外交官的私下怒吼,道破了地区国家的集体清醒。

俄乌战场上每天消耗三万发炮弹的现实,让日澳看清了现代战争的绞肉机本质。

而解放军在台海部署的东风导弹,射程覆盖整个第一岛链。

更致命的,是美国信誉的破产。

乌克兰耗尽了库存武器,等来的却是美国国会砍掉60亿军援。

此刻逼盟友签“台海投名状”,堪比赌场庄家逼玩家押注必输的赌局。

霸权黄昏的歇斯底里

五角大楼的焦虑藏在军事部署的细节里:

驻扎冲绳的1.9万海军陆战队,近半已悄悄撤至关岛。

西太平洋常态部署的航母战斗群,从六艘萎缩至两艘。

与之对应的,是山东舰穿越台海时掀起的巨浪,是歼-20机群掠过巴士海峡的震波。

当赫格塞思在香会上咆哮“中国是最大威胁”时,东盟国家的调查数据狠狠打脸:

56%受访者认定中国是经济影响力榜首,选择美国的仅15%。

▲ 解放军台海演训已成新常态

新加坡国防部长的比喻更刻骨:

“美国已从解放者变成收租房东。”

这种转变在关税战里赤裸呈现,无论是欧盟汽车还是澳洲铁矿,特朗普的“全球对等关税”无差别扫射所有盟友。

而当爱尔兰副总理曝光美国拿贸易协议逼欧盟反华时,布鲁塞尔的回应是摔门而去。

红线前的终极博弈

外交部墙上的标语正在应验:“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不可逾越的红线。”

当美军运输机载着国会议员降落台北,当183亿美元军售案强行闯关,红线警报已响彻太平洋。

解放军的反制像手术刀般精准:

M503航线W121段紧贴所谓“海峡中线”,7.8公里距离让台军雷达屏亮起血红警示。

更深的钳形攻势在经济层面展开。

台湾进口大陆农产品的份额突破四成,电子零部件依存度达六成。

“台独”叫嚣得越凶,金门输水管道的流量就越大。

此刻的华盛顿仍未读懂亚洲。

当科尔比们沉迷于航母威慑的旧梦,东盟国家正用脚投票。

当五角大楼策划第九次“护身符军刀”演习,中老铁路的货列正穿越热带雨林。

霸权最大的悲哀,莫过于举着枪逼人臣服时,发现子弹早已卡壳。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

意昂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