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信吗?那个曾经被全网骂“水后”的迪丽热巴,居然靠着哭戏给自己翻了身!
这事儿得从今年暑假说起。本来大家都在追《以法之名》《扫毒风暴》这些正剧,张译、段奕宏、秦昊这些老戏骨演得那叫一个过瘾。谁知道《利剑玫瑰》一开播,迪丽热巴就来了个大反转,把一堆“等着看笑话”的观众给看傻了。
说起来也挺有意思,开播前大家压根没抱啥期望。毕竟跟那些中年实力派比起来,热巴和金世佳这对组合看着就像是“流量担当”。网友们都准备好瓜子,等着看翻车现场呢。
结果呢?打脸来得比六月的雨还急。
从“水后”到实力派,这路走得真不容易
咱们得先回头看看,热巴这些年是怎么被黑的。
还记得那年金鹰奖吗?热巴拿了视后,全网都炸了锅。不是高兴,是气炸了!凭啥?就凭《漂亮的李慧珍》那部6分都不到的剧?人家孙俪的《那年花开月正圆》、袁泉的《我的前半生》哪个不比她强?
那时候的热巴,真的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网上骂声一片:“资本裹挟!”“流量碾压演技!”“这奖杯拿得不心虚吗?”说她是“水后”算是轻的,更难听的话多了去了。
你想想,本来应该是人生高光时刻的奖杯,愣是成了“黑历史”。这换谁都得抑郁了吧?
从那以后,“水后”这顶帽子就像甩不掉的口香糖,紧紧粘在热巴头上。走到哪儿都有人指指点点,演什么都有人说“演技不行”。
这哭戏,是真的把人看哭了
不过这回《利剑玫瑰》,热巴是真的给大家上了一课。
有个片段特别打动人。一个丢了孩子的妈妈站在天台边上,情绪崩溃得不行,一个不小心就是一尸两命的节奏。热巴演的警察“邓妍”走过去,那个温柔劲儿,真的让人心疼。
“你听到小洋芋呼唤你了,是吗?”
就这么一句话,热巴的眼眶红了,但眼泪没掉下来。嘴唇微微颤抖,那种想哭又强忍着的感觉,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
更绝的是,说话的时候眼泪突然就流下来了,那叫一个自然!不是“挤牙膏”式的眼泪,是真正水到渠成的情感流露。
网友们看完都懵了:“这还是那个‘水后’吗?”“我的妈呀,这哭得我也跟着掉眼泪!”
还有一场戏更厉害。热巴跪在地上崩溃大哭,那眼泪就像开了闸的水龙头,根本停不下来。关键是哭得有层次,你能看出来角色的愧疚、自责、心疼,各种情绪混在一起。
有个网友说得特别到位:“很多演员很会哭,跟机器似的说来就来,可就是打动不了人。热巴这次不一样,她哭的时候我能感受到角色的痛苦。”
有对比才有伤害,这差距真不是一般的大
说到哭戏,咱们就不得不提提其他几位了。
杨幂最近在《长安的荔枝》里也有个哭戏片段挺火的。白发苍苍的丈夫策马过来,背包破了,鲜花漫天飞舞。杨幂站在城楼上,从焦急等待到重逢释然,那眼泪掉得也挺自然。
网友看了都说:“冲着这个片段,电影院走一趟值了!”
可要说“反面教材”,那鞠婧祎可就躺枪了。
“4000年美人”这个称号听着挺唬人,可演技真的是看不见啊!《嘉南传》里那哭戏,简直是“灾难现场”。
你看她哭,就跟在表演似的。找好最美的角度,端着碗吃面,想起妈妈了要哭一下。小眼泪珠挂在大卧蚕上,一撇嘴一斜眼,委屈是委屈了,可那小动作不停啊!
摇头晃脑,眼睛左看右看,心思明显不在戏上,观众看着都尴尬。
更离谱的是,外祖母去世那场戏,直接复制粘贴上一场的表演。低头沉思,眼泪掉落,套路感满满。网友都怀疑是不是用了眼药水。
杨颖那就更不用说了,“造假”都造到刘德华面前去了。
那句“你要是不幸福,我一辈子都不会开心的”,被做成表情包反复播放,每次看都觉得尴尬。有种“哭不出来硬要哭”的割裂感。
跟刘德华对戏那段更绝了。刘先生眼里含着泪,情绪酝酿得挺到位。杨颖呢?哭不出来,直接上眼药水!那气势,那状态,估计刘德华也是头一回见这场面。
网友吵翻了天,这争议还挺有意思
热巴这次“翻身”,网上的讨论可激烈了。
支持派说:“人家确实有进步啊!这哭戏演得多自然,层次多丰富!流量演员也能靠努力提升演技,为啥不能给个机会?”
反对派不买账:“就一部剧几场哭戏就想翻身?跟真正的实力派比还差得远呢!媒体就是爱炒作,过度解读了!”
中立派倒是看得挺开:“演技这事儿需要时间沉淀,一步一步来呗。有进步就是好事,没必要一棒子打死。”
我觉得吧,这争议本身就挺有意思的。说明大家对演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了,也说明观众越来越会看戏了。
说到底,好演技到底是个啥?
其实从这次热巴的“翻身记”,我们能看出不少门道。
好的哭戏,不是为了哭而哭,也不是炫技,而是让观众忘记这是在演戏。你看到的不是“演员在哭”,而是“角色在痛”。
热巴这次做到了吗?从网友的反应来看,起码做到了一部分。面对丢失孩子的妈妈,她哭得心疼;因为失职愧疚,她哭得自责;跪地崩溃时,她哭得撕心裂肺。每种哭都不一样,每种哭都有自己的原因。
这就是层次感,这就是真实的情感表达。
反观那些“无效哭戏”,要么套路化,要么用力过猛,要么就是单纯的“挤眼泪”。观众又不傻,这些小心思一眼就能看穿。
流量和实力,真的不能兼得吗?
说句心里话,现在的影视圈确实挺复杂的。流量明星有市场,实力派有口碑,可真正能把两者结合好的不多。
热巴这次算是给“流量转实力”做了个不错的示范。虽然还不能说完全成功,但起码让大家看到了努力的方向。
年轻演员有个成长过程,这很正常。关键是愿不愿意努力,愿不愿意沉下心来磨练演技。如果只想着靠颜值和流量吃饭,那早晚会被淘汰。
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好就是好,不行就是不行。
现在的观众见多识广,什么好戏没看过?想糊弄过去?门儿都没有!所以说,演员们还是得在演技上下功夫,这是硬道理。
写在最后
从“水后”到“实力认可”,热巴这条路走得确实不容易。被骂了这么多年,能扛住压力继续努力,这份坚持就值得尊敬。
当然了,一部剧几场哭戏还不足以完全证明什么。演技这东西需要时间检验,需要更多作品来证明。但有个好的开始总是不错的。
你觉得热巴这次的表现怎么样?是真的有进步,还是媒体过度解读了?在你心中,流量明星和实力派演员的界限在哪里?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毕竟,演员也好,观众也好,大家都希望能看到更多好作品,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