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短缺vs排外情绪:日本外国人政策陷两难困境

近日日本法务省宣布,已经在入国管理厅设立专门项目组(PT),核心任务是研究“是否为外国人口设定数量上限”的问题。以应对未来“外国人占总人口比例达到 10%”的日本社会状况。

此消息一出,在日本国内外都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要知道日本总务省今年8月刚发布的人口数据中,目前在日本生活的外国籍人口有367万,算下来只占总人口的2.9%,离原本估算的2027年外国人占10%的比例还差得远了。

可法务省近日发布的报告指却明确指出外国人增长趋势将加速。所以这才有了设立专项项目组研究外国人数量上限的会议!

那日本为什么会大张旗鼓的宣布考虑限制外国人的数量呢?

背后的原因其实还挺复杂的。

一方面,近年来一些跟外国人有关的社会事件在日本被媒体大肆报道。比如某些外国劳工在工作场所与日本本地人发生冲突,或者外国游客在旅游景点做出一些不文明行为等。这些事件经过社交媒体的发酵,引发了部分日本民众对外国人的不满情绪。

一些日本政党也观察到这个热度开始主动放大这种话题,甚至刻意使用“外国人““排查”这些关键词,而且原本一直边缘化多年的“日本人优先”口号,如今突然声势高涨,使得排外氛围有所抬头。

如果今后主张“日本人优先”的政党大举进入国会,毫无疑问的可以预见他们将会陆续提出一系列实行日本人优先的相关法案。一旦这些法案通过,日本就将会开始朝着“日本人优先”的方向转头了。

可另一方面,在社会少子化老龄化趋势下,日本的劳动力缺口还急需要外国人填补。

据厚生劳动省8月公布的2024年外国人雇佣调查显示,去年在日本工作的外国劳动者约182万人,比2023年增加了约22万人。

毕竟缺少劳动力,企业面临人手不足的问题,就会影响经济增长。同时社会保障体系的财政安全也受到了威胁,毕竟年金和医疗支出增加,而纳稅及保险参保人数却在减少,也在导致财政赤字加剧。

那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日本政府也正在采取多项措施。不过日本近年来一直都只想着吸引“高度人才”,从最近签证政策的调整也能看出来。

比如“高度人才签证”就是针对高级学术研究人士、高级专业技能人士、高级企业管理人士的。可以一次性直接批给他们五年的长居签证,并允许他们在1-3年里申请日本永住。

另外还包括未来“经营管理签证”会把资本金的要求从目前的500万日元提升到3000万日元,同时设定学历门槛,要求申请人具备硕士以上学历才有资格申请。

这种只看重高学历、高资本的倾向,其实是种非常短视的行为。

而且社会的发展也并非由高学历人才主导。

在日本的大街小巷,那些便利店餐饮店里忙碌的服务员,许多都是拿着特定技能签证的外国打工人。他们可能学历不高,只是普通劳动者,但他们的工作却满足了周边居民日常生活的需求。还有在建筑工地上辛勤劳作的外国工人,为日本城市的建设添砖加瓦。

他们或许没有高学历,没有高水平的工作经验,但勤劳的他们也在为日本社会创造着实实在在的价值。

而且刚刚说的日本的特定技能签证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目前通过特定技能签证可从事的行业涵盖餐饮业、农业、建筑业、工业产品制造、护理业等16个领域。这些行业都是日本社会中不可或缺的。

以农业为例,日本农村地区老龄化严重,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力极度短缺。而外国劳工的加入,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缺,保证了农产品的生产和供应。

还有介护,随着日本老龄化加剧,对护理人员的需求大增,外国护理人员凭借专业技能,为众多日本老年人提供了照顾和关怀。

所以很多外国人甚至连重点大学都没有读过,但却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果日本就因为所谓的 “外国人超速增长的问题”而打算限制外国人入境,那么受影响最大的,首先就是日本当地的各行各业。很多企业可能会因为招不到合适的员工而无法正常运营,进而影响整个产业链。

而且如果这些想来日本打拼干事业的普通人进不来,对日本的未来也是个重大损失!

要知道当一个国家只关注于所谓的“高端人才”时,整个社会的稳定性也注定会被破坏。一个朝气蓬勃的社会,应该是不同背景、不同能力的人们共同参与建设的。

希望日本能从更长远、更全面的角度去考虑。不要因为一些短期的社会舆论和局部的社会现象,就彻底限制了外国人赴日发展的机会。

毕竟美美与共才能天下大同。大家觉得呢?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

意昂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