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空军起飞对比,差距明显引发思考

咱们这边的“家伙什儿”跟人家比起来啥样

说实话,一提起中美空军那些“家伙什儿”,啥飞机多、吨位大

大家都喜欢掰指头算算数字

不过,今天咱们不聊这个数字游戏

咱们聊点更“燃”的——飞机的起飞那一瞬间

这个动作看似简单,背后其实藏着两国空军发展路线和战略的差别

网上流传着两幅画面,挺能说明麻烦:一幅是美军的C-5M“银河”,在加州的特拉维斯基地,那家伙载着超过200吨的货,滑跑不到400米,16秒就像火箭一样腾空而起,气势十足;另一幅

是咱们的运-20“鲲鹏”,在一次任务结束后空载返航,起飞竟用了23秒

滑跑距离估摸着得有750米这样

你说,这两个数字放在一块

一边是“壮汉”背着200多吨的“家伙”,一边是啥都没有就跑

差距咋说呢……有点让人觉得“咋回事

我们这“鲲鹏”是不是比“银河”差了这么多

” 【起飞距离别太当真,别耍流氓】 但其实

光比这个距离,实在太不靠谱了

飞机起飞的滑跑距离,受太多因素影响:飞机的重量、发动机的推力、翼展面积、气动设计、襟翼开的角度、机场的海拔高低、天气的风向风速……任何一个变动都能让结果天差地别

就拿C-5M那次惊艳的“超短距起飞”演示来说,那次可是经过精心准备的,飞行员把发动机推到极限

其实那次C-5M用的,是经过“魔改”的型号——换装了新发动机和航电系统,推力比老款大了22%

而咱们的运-20那次750米的滑跑,是正常任务中的普通操作

飞机刚刚飞完武汉的紧急任务,空载回来

飞行员根本没有必要拼命地“极限操作”

就像咱们开车,红灯起步

这距离差别,不能单纯用来衡量飞机的性能优劣

不过,这个距离差,倒像个“引子”

恰到好处地揭示了中美空军在“战略投送”这块走的两条不同路

美国的C-5“银河”,可是冷战时期的“怪物”

从1961年提出设计,到1970年正式服役,目标就很明确:把美国的重型装备,主战坦克、武装直升机等

能快速投送到世上任何角落

这能力,直到今天还算顶尖,可以装下两辆“艾布拉姆斯”坦克,或者16架“阿帕奇”直升机

根本就是个“空中城堡”

在海湾战争里,C-5承担了90%的陆军物资转运任务,这个“战神”的战略价值

但,英雄也有“衰老”的时候

这会儿,美军的C-5M机队,平均服役年头都快到36年了

虽说升级过,换装了性能更强的发动机,焕发出第二春,但飞机的老化和疲劳

加上美国“去工业化”越来越严重,像波音这些老牌巨头也遇到不少麻烦,未来10到15年,要搞出新一代重型“家伙儿”

每次C-5M演示的极限起飞,就像是在“燃烧自己搞到最后的生命”

▶ 咱们的“鲲鹏”也是硬菜,发动机成了“心病”

而咱们的“鲲鹏”,从2016年正式服役,算是中国空军第一次拥有自己的“大块头”运输机,结束了只能依赖进口伊尔-76的历史

这个“鲲鹏”出现,意味着咱们空军的战略投送能力迈出了大步

可还是有个“心病”——发动机

早期的型号,使用的是俄制的D-30KP-2,那货虽说解决了“有无”麻烦,但推力实在有限,油耗还偏高

满载能力和高原起降都受限制

更要紧的是在疫情那会儿,武汉的紧急支援,第一批出动的还是伊尔-76,咱们的运-20表现被外界质疑

但咱们中国的军工,发展速度快得惊人

很快,6架运-20从不同地方同时出动,跑过去武汉

更厉害的事还在后头:最新消息显示,换装国产“涡扇-20”大涵道比发动机的运-20B

这款发动机直径比俄制的D-30大多了,能装进去更大的涵道,比油耗更低

换上“中国芯”的运-20B,不仅最大起飞重量、载重都提升了不少,航程也突破了万公里

那才是真正的“跨洲际”投送能力

说白了,750米的滑跑距离,从“心脏”换上“国产大脑”之后

从依赖进口到换装国产“涡扇-18”,再到这会儿“涡扇-20”,咱们的动力技术一路走来

这也是中国航空工业在不断努力的缩影——差距虽在,但脚步从未停止

▶ 差距依旧,但追赶的速度快得惊人

咱们再看整体数据

美国空军的运输机队,靠着C-5、C-17、C-130这“三驾马车”

总运力大概在3万吨这样

而咱们的运-20和运-9,合起来也就1.16万吨

更别说,美国在“重型”运输机这方面,比如400吨级的大块头,咱们还没有用武之地

但另一这方面,咱们得看到另外一面

美国的运输机队,虽说庞大,但基本是几十年积累的存量,老化麻烦也很严重

新飞机的研发迟迟没有动静

而我们,虽说飞机还不算多

运-20和运-9,都用上了先进的生产线,年产量超过20架和40架

更要紧的是运-20,到这会儿服役不过几年,已有近百架,还衍生出一系列“家族成员”,比如运油-20、空警-3000等

形成了一个以运-20为核心的“飞机家族”

用运-20和C-5M起飞距离比喻,就像拿一个20岁的年轻小伙和一个40岁、肌肉发达但满身伤的壮汉比手腕

壮汉虽说力量大,但年轻人的成长速度和未来潜力

这距离背后,表现的不是谁比谁“厉害”

而是两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

美国是在已有庞大存量的基础上,努力维持全球投送的顶峰;而我们,还是在白纸上奋力画线,走自己的路

用惊人的速度在建立属于自己的现代化空运体系

有差距,咱们心里清楚,但只要坚持追赶

就一定能越来越“得劲”

从武汉上空那750米的滑跑,到未来某天,咱们“鲲鹏”家族在天上腾空而起,飞到世上任何需要的地方

咱们的目标就是那样坚定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

意昂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