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伊达没回避锋线竞争的话题。日本前锋山田新即将披上凯尔特人球衣,这位爱尔兰国脚的反应直接得很:“球员走了,总要有新人进来。已经习惯了和其他人竞争位置。”他指的是古桥亨梧转会雷恩、尼古拉斯·库恩加盟科莫留下的空缺。两把尖刀离队,主教练布伦丹·罗杰斯的重建计划里,山田新成了关键拼图。
转会费大概150万英镑,川崎前锋放人。山田新下周应该能完成签约手续。罗杰斯看中他什么?25岁,中锋和影锋都能踢,身体对抗不差,速度接近前田大然,头球算个优势。攻防两端都有贡献,这种多功能属性对三线作战的凯尔特人太实用。欧战和国内联赛夹击,没点阵容厚度真扛不住。
伊达的自信有底气。上赛季他进了20个球,前田大然在边路持续输出能量,加上新来的卡勒姆·奥斯曼,现在又添山田新。竞争更激烈了?伊达觉得根本不是问题。“最终我们是个团队,要赢球、拿奖杯。需要最优秀的球员,不管签谁,全队都会高兴。”这话听着像场面话,但结合他过去一年的处境——顶着质疑声踢球,能稳定输出进球,态度至少是职业球员的范本。
罗杰斯的算盘打得清楚。古桥走了,库恩也没留住,锋线重组迫在眉睫。山田新不是救世主,但能提供战术弹性。想想看:前田的跑动撕扯空间,伊达的终结能力,山田的支点和后排插上。轮换起来,对手更难琢磨套路。上赛季某些时段,凯尔特人前场确实显得单薄,替补席上缺后手。
有人担心伊达的位置受威胁。他自己倒看得开:“没人会加盟一支自己位置没竞争的球队。”经历过去年的风浪,这种竞争反而像催化剂。球队目标明确——苏超卫冕、欧战突破,锋线储备从来只嫌少不嫌多。山田新的适应期长短是个未知数,J联赛到苏超的跨度不小。但罗杰斯向来擅长调教进攻球员,古桥就是现成的成功案例。
得说,伊达的态度给更衣室定了调子。不搞虚的,直接拥抱竞争。新援是来帮忙的,不是来拆台的。这种心态对重建期的球队太重要。看吧,集训开始后,前场几个人的位置争夺肯定激烈。但伊达把话撂下了:赢球高于一切,个人得失往后放。
转会窗还没关,罗杰斯可能继续出手。锋线深度光靠现有几人还不够,尤其欧战强度完全不同。山田新是第一步,后续动作值得观察。伊达的20球赛季成了过去式,新赛季他得重新证明自己。压力?早习惯了。新来的日本前锋只会让他更专注训练场。这种竞争,凯尔特人等了太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