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说数字货币板块里的京北方。这公司之前涨得那叫一个猛,最大涨幅飙到 89%,就最近一周也涨了 67%,不少人估计都赚得乐呵呵。可就在这时候,实控人的一致行动人要减持 3% 的股份,而且还是 IPO 前的老股。这就好比你刚看到蛋糕越做越大,突然有人说要切走一大块。
其实这种情况不新鲜,之前长亮科技在数字货币板块热的时候也遇到过类似减持。现在区块链相关的监管越来越规范,政策风向稍微变一点,手里有低成本老股的股东,很可能就想落袋为安。毕竟涨了这么多,见好就收的心思谁都有。
再看核聚变与能源板块的百利电气。鑫皓投资要减持 2% 的股份,要知道它原来也就持股 2.33%,这几乎就是清仓式减持了。核聚变这概念听起来挺玄乎,这两年也算个热门赛道。可为啥股东要近乎清仓呢?
或许和行业进展有关。2025 年可控核聚变技术是有新突破,但离真正商业化还有段距离。对于投资者来说,可能觉得短期看不到实实在在的收益,还不如把钱投到更稳妥的地方。而且环保政策对能源板块的影响也不小,政策一调整,公司前景就可能变样,股东自然想先撤。
光伏板块的阳光电源也不省心,高管们集体减持,还是从股权激励里来的股份。这公司从底部起来涨了 34%,按理说形势不错。可高管最了解自家公司情况,他们集体减持,难免让人多想。
2025 年光伏补贴有了新变化,有些地方补贴退坡了,这对公司利润肯定有影响。而且现在有种说法,说用 AI 模型能预测减持时机,不管准不准,至少说明大家觉得这种减持可能和公司短期业绩预期有关。股权激励本来是为了让高管更上心,可要是变成他们套现的工具,难免会打击投资者信心。
互联金融板块的金证股份更有意思,周五刚涨停,转天就宣布股东和董事要集体减持 3% 的 IPO 前股份。这操作看得人眼花缭乱,刚追进去的散户估计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现在互联金融监管越来越严,合规成本在上升。国外一些 Fintech 公司也出现过类似情况,股价一涨就有股东减持。IPO 前的股份成本低得很,这时候减持,难免让人觉得有点趁火打劫的意思,道德风险确实得留意。
除了这几家,还有富临精工、晨曦航空、长亮科技、润欣科技等总共 23 家公司。要是按市值分,有大公司也有小公司;按风险等级看,有的只是小比例减持,有的几乎是清仓。
从 2025 年的大数据来看,这些减持的公司大多集中在热门题材领域。这好像成了个规律,只要哪个板块火起来,过不了多久就可能出现减持潮,堪称 “热门题材后遗症”。回想 2024 年也有过类似情况,热门板块一遇减持,往往就得调整好一阵子。
下周大家可得注意避雷。手里有这些板块股票的,别光想着涨,得多看看公司公告。现在有那种智能工具,能监测减持信息,还能给点预警,不妨试试。还有就是别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分散持仓能减少点风险。
其实面对减持也不用太慌,不是所有减持都意味着公司不行了。有的可能是股东有其他资金需求,有的可能只是正常的股份调整。关键是得学会分析,看看减持比例、减持方、股份来源这些信息。
这波减持潮到底会影响市场多久,现在还不好说。2025 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形势也挺复杂,加息政策还在调整,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市场波动可能会比较大。普通投资者能做的,就是多关注信息,保持冷静,别被情绪带着走。
你手里有这些被减持公司的股票吗?打算怎么应对这波情况?来评论区聊聊,说不定能互相取取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