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最近这几年,“后悔”这个词在英国街头巷尾火得都快赶上下午茶了?九年前,英国人就像一夜之间中了魔咒,“刷刷刷”投票脱欧,搞得全球金融市场集体心梗,特朗普那会儿也趁热打铁,把自己当成预言家+啦啦队长,蹦跶着说“我说过这会发生”。可时光一晃,如今六成英国人扪心自问当初那一票,到底投哪门子去了?脱欧,是不是捡了个锈钢盆丢了金饭碗?今天,说点泼天的实话英国脱欧的“马后炮症”,到底是命中注定的悲喜剧,还是“反叛式政治”的集体梦呓?
抛开“英剧式反转”,我们先来扒一扒两派的激烈掐架。起初,特朗普是坐山观虎斗的旁观者,后来一看风头不对,立马切换到“带货主播”模式。不仅给英国脱欧摇旗呐喊,还顺便推销了一把自己的“美国优先”民粹。你说幕后的英国政客心里咋不慌呢?就怕特朗普哪根筋搭错,提前跑过来给脱欧派撑场子,直接让选民一激动,真的一脚迈出欧盟。到头来,事实啪啪打脸没他“助攻”,脱欧竟然自己走到了终点。有钱就是任性,特朗普那天在自家苏格兰度假村,背后风笛悠扬,脸上的得意妥妥的,都快比板球大胜还自嗨。他信心满满地发话“我早就说会发生,英国人就要‘夺回’自己的国家,这才是独立!”问题来了——英国人是要独立,还是一不小心,把自己关进了小黑屋?
脱欧后的剧情,比肥皂剧还狗血。公投刚完,伦敦金融城差点打包跑路,镑子汇率呼啦啦跌成了“半价甩卖”。九年时间,英国首相换得像打卡上班,四届下来,个个“草草收场”。政治分析师拍着胸脯说英国脱欧带动了一波全球民粹风潮——法国黄背心、美国特朗普、意大利梅洛尼、匈牙利欧尔班,轮番上阵,画风满满“去精英化”。可人家苏格兰愣是死活不认账,2016年人家就是要留欧,你特朗普来“带货”苏格兰人都不搭理你。这阵风,硬生生把全英国的矛盾扩散到了生活里大大小小的角落,老百姓被忽悠着“夺回边界”,最后发现该拥堵的港口还是堵,该掉价的房子坚决不涨工资。民调一出,近60%的大英子民反省说——脱欧,原来没想得那么美,倒像是朋友圈转发的减肥神器,真用上了,人也没瘦钱还花了。
你以为故事到这就收工了?别着急,这平静的水面下,还藏着大招呢!乍一英国人现在好像都闭嘴了——斯塔默的工党杀了保守党一个“大马趴”,对欧盟态度瞬间暖化,各路专家坐在会议桌后面,嘴上说着“搞好关系、修补裂痕”,可是你让他们真服软认错,门都没有。不少支持脱欧的铁杆依旧嘴硬,哪怕生活鸡飞狗跳,还是坚持“主权至上”。班农那位“民粹教父”直接放话,说“英国已经恢复主权,绝无回头路”。可北方的苏格兰直接把特朗普当“搞事”的远方表亲——既不买他的帐,也不把他当自家人。而英国和欧盟的关系,看起来和好如初,实则防着彼此,仿佛离婚夫妻签字完了还能吃个散伙饭,但心里早已八百个不放心。
不过最劲爆的姿势,还得看这波“反转”。刚脱欧那会儿,英国人真的一副扬眉吐气的气势。可撑不过这几年做生意的发现出口贸易都卡壳了,留学生叹着气说签证又严又长,整个社会经济活力大不如从前。本以为“夺回主权”能让大英重新伟大,结果日子越来越紧,欧盟这口“邻居锅”砸得英国人直喊“后悔”。关键是,特朗普翻身又进白宫,老师傅回锅肉,带着强硬民粹主张世界“二次创业”,英国不得不低头“修补”同欧盟的关系。你查理三世亲自邀请特朗普“二刷”英国,斯塔默连夜打卡度假村寻求“亲美路线”,全英国都围着两头大象蹦迪——一边不想无路可退,一边又不舍过去的优越感。特朗普嘴上不提脱欧的糗事,只盯着能刷到贸易红利的新剧本。这剧情翻转,说白了就是“曾经我让你们‘自由’,如今还得看我的脸色‘团圆’”,你说讽刺不讽刺?
但别被这些花里胡哨的外交大秀晃了眼。表面看上去,英欧关系好像回春了。可商场如战场,双方谁也不肯吃亏。斯塔默领的工党一脸和气,背地里其实是想捞回失去的经济蛋糕,又得保住选民那点儿脸面。大家都知道,脱欧的坑挖得太大,现在回填起来难如登天。偏偏此时“改革英国”党冒头了,大有“捡漏王”之势,更是让一切回归谈判变得七荤八素。普通市民面对不断上涨的物价、摇摆的工作机会,在“主权的自豪感”和“欧盟的实惠感”中进退两难,小日子过得都快成了苦哈哈。经济和政治的裂痕越来越大,英国社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分裂,双方各执一词,想要大和解,几乎是天方夜谭。老百姓偶尔骂一骂黑心政客,披萨一买还得犹豫要不要加个配料。这种假装恢复平静下的“隔阂”,如果继续发展悄悄变成了心病,英国这口大锅,恐怕修补得比包公案还难。
讲真,英国脱欧这一盘冷饭,现在炒来炒去也成不了网红爆款了。你说把脱欧吹成历史性的自由壮举,好家伙,结果大家得的却是集体“辞旧迎新后悔综合症”。支持派死扛“主权派头”,反对派天天说“亏大了”,合着一团乱麻的苦果,全让普通老百姓来嚼。特朗普那套“反叛套路”,眼瞅着也不灵了——你看他现在跟英国领导人握手言欢,遇到欧盟大佬还敢主动“铺地毯”,这哪是当年那个搅风搅雨的嘴炮大王?大家都说历史有戏剧感,那“脱欧”这剧就是全员参与的闹剧喜剧混搭片。比起谁赢了谁输了,这事真正提醒咱们的,是民意的无常和“冤大头”的下场。把脑袋按在热水盆里,终归是要烫醒的,不是吗?
所以问题来了那些当年激昂推进脱欧的人,现在还敢拍着胸脯说“主权最重要”吗?还是各自都在心里嘀咕一句——“要是能回头,我是不是该留在欧盟吃个免费大餐?”你觉得,脱欧到底是历史的必要选择,还是一场全民入戏过猛的自我感动?评论区开锣,请搅出你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