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于10元的液冷服务器,外资重仓仅这3家

液冷服务器概念这周彻底炸了。

板块集体暴涨,周五18家涨停,33家涨幅超过5%。

欧陆通股价已经冲到248块5,20块钱以上的公司66家,30块钱以上的46家。

市场热得发烫,10块钱以下的液冷股现在只剩14家。

更狠的是外资盯上的只有3家。

瑞银、高盛、摩根士丹利一季度集体杀进康盛股份前十大股东,分别买了433万、370万和288万股。

这家公司本来做家电制冷管路,现在搞起液冷技术加铜合金材料转型,数据中心、储能、算力服务器啥都想掺一脚。

外资突然扎堆进场,要么闻到肉味要么看到便宜货。

集泰股份二季度被巴克莱、摩根大通和瑞银三家外资抄了底。

这公司主业是建筑胶水,现在研发出液冷导热硅油专攻数据中心和储能。

化学企业跨界搞液冷,外资赌的可能是技术突破。

英威腾更绝,科威特政府投资局一季度买了532万股。

工业自动化起家,现在光伏储能车载电源全都要,还推出冰芯系列液冷方案。

主权基金都来了,这票肯定有点东西。

市场现在分两派。

看多的觉得液冷是下一个风口,外资嗅觉比狗都灵,现在低价潜伏等着数钱。

看空的冷笑说全是泡沫,外资也可能割韭菜,跟风死得快。

查了最新数据,液冷服务器市场规模今年预计增长40%,这三家公司二季度订单确实在涨。

康盛股份刚中标某大型数据中心项目,集泰股份的导热材料通过宁德时代测试,英威腾拿了个欧洲车企的订单。

外资可能真不是乱买。

社交平台上吵翻了天。

有人说欧陆通去年这时候才80块,现在翻三倍,这三只低价股就是下一个爆点。

反对的翻出年报说康盛股份负债率63%,集泰股份净利润跌了21%,外资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行业群里在传某私募大佬上周调研了英威腾,朋友圈有人晒康盛股份的员工内购协议。

真真假假的消息乱飞,股价倒是很诚实——这三只最近一周换手率都超过30%。

最新消息是国内某顶级机房运营商开始招标液冷设备,规模比去年大两倍。

德国那边刚发布新规要求数据中心必须用液冷降温。

风口上的猪能不能飞不知道,但产业链确实在动。

这三家公司有个共同点:都是传统行业转型,都卡住了细分赛道,股价都没超过10块。

外资要么在捡漏要么在埋雷,市场永远充满意外。

炒股的都知道低价股风险大,但挡不住暴富诱惑。

有人翻出五年前的报道,当时质疑宁德时代的声音和现在质疑液冷的一模一样。

当然也有人记得乐视网的故事,讲生态化反时也是外资捧场。

康盛股份的股吧里在传高管增持,集泰股份的投资者在问硅油能不能用于机器人,英威腾的粉丝在算海外订单能贡献多少利润。

每个故事听起来都像发财机会,每个风险提示都像挡人财路。

数据不会说谎。

液冷服务器渗透率去年才12%,今年估摸能到18%。

政策明摆着支持算力基建,各地数据中心都在扩建。

问题是这三家公司真能吃到肉还是喝汤?

查了下研报,机构对康盛股份的目标价集中在9-11块,集泰股份7-9块,英威腾8块左右。

现在股价都在六七块晃悠,外资要么提前布局要么另有算盘。

有个细节很有意思,这三家外资持仓成本都比现价高10%左右,被套着还是等着拉升?

市场永远在打脸。

去年这时候没人看得上液冷,现在个个吹万亿赛道。

三只低价股摆在这儿,有人看到黄金坑有人看到万人坑。

行业在爆发,外资在抄底,散户在纠结。

最近新能源车回调,芯片熄火,资金总得找个地方去。

液冷这出戏刚唱到高潮,后面是继续疯狂还是一地鸡毛?

看空的已经在画暴跌曲线,看多的忙着计算翻倍空间。

普通投资者该信财报还是信故事?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

意昂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