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质火车票正式退出历史?网友热议:一张车票承载一代人的记忆

纸质火车票正式退出历史?网友热议:一张车票承载一代人的记忆

2025年9月30日,中国铁路纸质报销凭证将正式停用,全面被电子发票取代。这意味着,自1950年代登场的纸质火车票,在服务国人近70年后,即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近日,“纸质火车票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的话题登上热搜,引发一波集体回忆潮。许多网友纷纷晒出珍藏多年的火车票,那些已经泛黄的纸片,记录着无数人的旅途故事与情感记忆。从硬板票到软纸票,再到磁介质车票,最后到电子客票,一张小小车票的变迁,折射出中国铁路的进化史,也承载着一代人的温暖记忆。

01 时代落幕:纸质车票的最终章

中国铁路部门规定,2025年9月30日之后,纸质报销凭证将全面停用,由电子发票取代。

这标志着自2018年开始的铁路“无纸化”进程完成了最后一步。实际上,自2024年11月1日起,我国铁路客运就开始推广使用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并设置了到2025年9月30日的过渡期,过渡期内“纸电并行”。

铁路12306客服人员确认:“目前纸质报销凭证只开具到9月30日,之后车站就不提供了,都是电子的了。”

02 历史回眸:车票形态的演进之路

中国火车票经历了多次演变,每种形态都承载着特定时代的印记。

硬板火车票(1950年代-1990年代)是中国铁路的第一代火车票,尺寸为57×25毫米,票面印有盲文。这种车票按照列车类型分类预制,有普快、特快、直达等不同组合,共9大类100多种样式。售票员需要从数百个小票箱中取出相应车票,手工打上日期孔,贴上座位或卧铺票签。

软纸式火车票(1996年开始)随着计算机技术普及而出现,实现了现场打印,告别了手工填写,缩短了售票时间。最初是蓝色底纹,后来改为红色底纹,成为许多人熟悉的“红票”。

磁介质车票(2007年伴随动车组上线)硬度比软纸票更高,票面有动车组图案,背面植入磁性信息和热敏信息。初期的粉红色底纹磁介质车票,四角为弧形,背景图案是一列动车组列车从左向右快速行驶的画面。

03 记忆承载:小小车票背后的故事

每一张纸质车票都记录着一段人生旅程,承载着无数旅客的情感与记忆。

对于曾在重庆菜园坝火车站工作近30年的售票员陈晓英来说,硬板火车票承载着她职业生涯的记忆。她回忆道:“售票员坐在票房里,左右手边是两面格子墙,每个格子里装着重庆发往全国各次列车到站的硬板火车票。”春运期间尤为繁忙,“售票员全员上岗通宵卖票,食堂直接推车把盒饭送到票房”。

对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教育局工作人员罗追曲平而言,软纸火车票是青春岁月的见证。2006年7月,还是大学生的他第一次乘坐青藏铁路返乡:“车只在站台停5分钟,但所有人都在车厢外合影留念。”此前,他的返乡路十分曲折,需要先从石家庄到西宁或格尔木,再转乘大巴或大货车返回拉萨,全程需要三五天。青藏铁路开通后,返乡时间缩短到40多个小时。

对赵佳桥来说,磁介质火车票见证了他的“双城生活”。2015年北京申办冬奥会成功那天,他和妻子领取了结婚证。从此,往返于北京和张家口宣化区成为他的日常。2019年京张高铁开通后,“北京到张家口,单程缩减至四五十分钟,而且车次多,周五下午就能买票回家,太方便了!”

04 网友情怀:最后一波“回忆杀”

随着纸质车票退出历史舞台的消息传出,许多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发起了“回忆杀”,纷纷晒出自己珍藏的纸质火车票。

这些已经泛黄的纸片,记录着无数人的旅途故事:有第一次离家的忐忑,有与爱人重逢的期待,有带孩子旅行的喜悦。票面上的日期、车次、座位号,都是特定时刻的生活印记。

有网友感慨:“以后再也看不到那些小小的、带着温度的车票了。”还有人回忆道:“记得大学时,每次回家都会把车票收好,现在翻出来看,还能想起当时的心情。”

许多人都认同,虽然纸质车票即将消失,但它所承载的情感与记忆不会随之消散。

05 无纸化进程:铁路数字化转型之路

中国火车票的“无纸化”进程始于2018年11月,当时海南环岛高铁率先试点铁路电子客票。

2019年7月,电子客票试点范围扩大,成渝高铁沿线13个车站被纳入其中。

到2020年6月,电子客票在全国普速铁路推广实施,乘客可持有效身份证件“一证通行”。也是从那时起,旅客在纸质火车票上会看到“仅供报销使用”几个字,纸质火车票不再是乘车凭证。

这一数字化转型不仅提高了效率,也为旅客带来了便利。旅客不再需要到火车站、车票代售点或自助机上打印铁路车票,直接在线上就能开具电子发票。

06 未来出行:电子发票与行程信息单

纸质报销凭证取消后,旅客报销将使用电子发票。通过铁路12306官方渠道,旅客可以在行程结束或支付退票、改签费用后180天内申请开具电子发票。

具体操作流程是:登录铁路12306APP,点击“我的”找到“电子发票”选项,选择需要开具发票的行程,填写发票信息如发票抬头类型、发票抬头、纳税人识别号等,提交后即可下载PDF或OFD格式的电子发票,也可以发送至邮箱保存。

为了方便旅客查看行程信息,铁路部门保留了行程信息单打印服务。旅客仍可以在自助机上打印行程信息单,上面有发车时间、到发车站、座位号、检票口等车票上的所有信息。

07 告别与前行:技术向前,服务向善

纸质火车票的退出,标志着社会数字化转型的深度推进。

从交通出行到政务服务,从日常购物到医疗挂号,数字化正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纸质火车票的全面退出,是铁路系统数字化建设不断进步与成熟的写照。

针对老年旅客可能面临的“使用难题”,铁路部门也保留了行程信息单、人工服务窗口等配套措施,体现了“技术向前,服务向善”的理念,确保科技红利不落下任何一个人。

告别纸质火车票,不是遗憾地告别,而是拥抱更高效、更智能的未来。也许将来某一天,我们会笑着跟孩子说起“曾经需要打印火车票才能坐车”的往事,就像现在回忆“排队打电话”的时光一样。

纸质火车票的退出,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也是新时代的开始。它见证了中国铁路从落后到先进的飞跃,从“一票难求”到“一证通行”的变迁。

那些泛黄的纸质车票,将随着时代发展被数字化服务取代,但它们承载的情感与记忆不会消失。就像过去的邮票一样,纸质火车票虽因时代发展被取代,但其承载的情感与记忆不会消失。

技术向前,服务向善。纸质车票的退出,是为了更高效、更便捷的出行体验。但铁路部门并未忘记人文关怀,保留行程信息单打印服务,设置人工服务窗口,让科技红利惠及每个人。

告别纸质火车票,是告别一个时代,也是迎接更智能、更便捷的出行未来。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

意昂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