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三亚交警“较真”超员:为啥非得管?管了有啥用?
导语:
最近啊,咱们三亚的交警同志们可真是下了大力气,他们不光在路上巡逻,还专门盯着那些“超员”的货车和客车。
这不,前段时间就接连查处了好几起,搞得一些司机师傅和乘客都挺纳闷的:“不就是多坐两个人嘛,有那么严重吗?至于这么较真吗?”
其实啊,这事儿还真不是小事儿。
您别看平时大家伙儿都图个方便,觉得“挤一挤”也没啥,可一旦出了事儿,那可真是追悔莫及。
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好好聊聊这超员到底为啥这么“招人恨”,交警为啥非得管,管了之后对咱们老百姓又有哪些实实在在的好处。
咱们先说说三亚交警最近查的这两起事儿。
您看,新闻里说得挺清楚的,一件是货车超员,一件是客车超员。
第一起啊,是6月16号傍晚,在崖州大队那边,交警叔叔们在崖保路上发现一辆轻型货车。
这车啊,按规定只能坐5个人,结果呢,硬是塞进去了7个人。
您想想,多挤了两个人,车里得多憋屈啊。
开车的那位易师傅也老实交代了,说是为了省点儿运输成本,就想着冒险多拉几个人。
哎,这年头,做生意都不容易,想省钱的心情咱们都能理解。
可这钱是省了,安全呢?
要是真出了啥事儿,那可就不是省钱那么简单了,搞不好把命都给搭进去了,那不就成了“买危险单”了吗?
交警叔叔们也对易师傅进行了批评教育,还依法进行了处罚。
第二起呢,发生在6月10号,海棠大队的交警在林旺大道上查到的。
一辆客车,核载是7个人,结果拉了9个人,超员率都达到28.6%了。
开车的那位邱师傅也说了,就是为了图个方便,让工人们能挤一挤早点儿回家。
您瞧,又是“图方便”。
这大热天的,工人们干了一天活儿也挺累的,想着早点儿回家休息的心情也能理解。
可这方便,是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的,那可就得好好掂量掂量了。
交警同志们也依法对邱师傅进行了处罚,驾驶证记了3分,还罚款100块钱,并且把超载的人员都转运走了。
这两起事儿啊,都是咱们身边活生生的例子。
可能有人会觉得,不就多坐两个人嘛,车子不照样跑?
这超员真的有那么危险吗?
咱们老百姓都讲究个“过日子”,啥事儿都得有个度。
车子也是一样,它在设计的时候,工程师们都是经过精密计算的,这车能拉多少人、多少货,都是有严格标准的。
这个标准,就是咱们行驶证上写的“核载人数”。
一旦超过了这个标准,那可就不是简单的“多坐两个人”了,而是把车辆的承受能力、驾驶员的操控能力,甚至咱们乘客的生命安全,都推到了悬崖边上。
您想想啊,一辆车子,它所有的部件,包括轮胎、刹车、悬挂系统,都是按照核载标准来设计的。
就像咱们穿鞋一样,鞋码合适,走路才舒服才稳当。
要是您非得让一个大脚丫子去穿小鞋,那肯定不舒服,还容易崴脚。
车子也是同样的道理。
首先说轮胎。
轮胎是直接接触地面的,它能承受的重量是有限的。
一旦超员了,轮胎的压力就特别大,磨损得也快,里面的温度会急剧升高。
您想啊,大夏天的高速上,一个轮胎突然“砰”的一声爆了,那车子还能控制住吗?
特别容易翻车,后果不堪设想。
其次是刹车。
车子重了,惯性就大。
同样的速度,超员的车子要停下来,需要的距离就比正常载重的车子长得多。
有时候路上突然出现个啥情况,需要紧急刹车,超员的车子可能就刹不住,直接就撞上去了。
这就跟您推个空手推车,和推个装满砖头的手推车一样,肯定是装满砖头的手推车更难停下来。
还有悬挂系统。
这玩意儿是用来减震和支撑车身的。
超员了,悬挂系统就一直处于被压迫的状态,减震效果就差,车子开起来摇摇晃晃的,特别不稳。
驾驶员开着也特别费劲,不好控制。
尤其是在拐弯、上下坡的时候,车子特别容易侧翻。
最关键的,是咱们乘客的安全。
超员了,车里空间就小,人挤人,万一发生碰撞,大家都没地方躲,也来不及反应,更容易受伤。
而且,很多超员的车子,根本没有足够的安全带让每个人都系上。
安全带可是咱们保命的绳子啊,关键时刻能把人牢牢固定住,大大减少伤害。
要是没系安全带,发生事故的时候,人就容易被甩出去,那可就太危险了。
所以啊,三亚交警提醒咱们的,那句“超员载客每多一人,危险翻一倍”,可真不是吓唬人的。
这背后,是多少血淋淋的事故教训换来的!
咱们老百姓平时可能不注意这些专业的汽车知识,但咱们得相信交警叔叔们的话,他们是专业的,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咱们好,为了咱们的出行安全。
那您可能又要问了,既然超员这么危险,为啥还有那么多人明知故犯呢?
这里面原因还挺多的。
最主要的一个,就是前面说的“图小便宜”或者“图方便”。
就像货车司机易师傅,为了省点儿钱;客车司机邱师傅,为了图个方便,让工人早点儿回家。
这种心态,在咱们日常生活中其实挺常见的。
大家总觉得,这点儿小事儿,应该不会那么巧就发生在我身上吧?
这就是典型的“侥幸心理”。
总觉得“没事儿”、“不会出事儿”,可一旦出事儿,那就啥都晚了。
还有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对超员的危害性认识不足。
有些司机和乘客,真的可能不知道超员会带来这么大的安全隐患。
他们可能觉得,只要能塞进去,车子能动,就没啥问题。
这就需要咱们多宣传,多普及交通安全知识,让大家伙儿都明白,这超员可不是闹着玩的,那是拿生命在冒险。
再说了,有些地方可能确实公共交通不方便,或者在一些特殊时期,比如务工高峰期,人流量特别大,大家着急回家,就容易出现这种“挤一挤”的情况。
这也给咱们提了个醒,除了交警严查,咱们社会也得想办法,看看能不能在这些时候,增加一些合规的运力,让大家都能有安全、方便的出行选择。
所以啊,三亚交警这次“严查严处”,可不是没事找事,更不是为了罚款。
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咱们老百姓的生命安全。
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交通安全无小事,任何时候都不能心存侥幸。
咱们作为普通老百姓,能做些啥呢?
首先,作为司机师傅,咱们一定要牢记“安全第一”。
千万不能为了省那一点儿钱,或者图那一点儿方便,就把自己和乘客的生命安全置于危险之中。
开车上路,遵守交通规则,按规定载客,这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也是对家人和乘客负责的表现。
别忘了,您的车上坐着的,可能就是别人的父亲、母亲、孩子,他们的安全,可都在您手里攥着呢。
其次,作为乘客,咱们也得学会保护自己。
如果发现乘坐的车辆有超员的情况,一定要坚决拒绝!
宁可多等一会儿,宁可换一辆车,也绝不能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有时候,您的拒绝,可能就是对司机师傅的一种提醒,也是对其他乘客的一种保护。
咱们每个人都提高了安全意识,超员车辆自然就没法儿“蒙混过关”了。
最后,咱们也要支持交警部门的执法工作。
他们每天顶着烈日、冒着风雨在路上执勤,非常辛苦。
他们的每一次查处,都是在为咱们的交通安全保驾护航。
咱们每个人都应该理解他们,配合他们,共同营造一个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
话说回来,咱们中国这些年在交通安全方面,进步那可是有目共睹的。
从以前的“人海战术”到现在的“科技执法”,从简单的罚款到更注重教育和预防,咱们国家一直在想方设法,让每个人的出行都更加安全。
三亚交警这次的行动,就是这种努力的一个缩影。
超员这个事儿,它不仅仅是个交通违法行为,它背后折射的是咱们对生命的态度,对规则的敬畏。
咱们都希望生活越来越好,出门越来越方便,但这一切的前提,都得是“安全”。
没有安全,再多的方便和利益,都可能瞬间化为乌有。
所以啊,下次您再看到交警叔叔们在路上查超员,或者您自己准备“挤一挤”的时候,不妨想想咱们今天聊的这些。
为了您自己,为了您的家人,也为了路上每一个行人,请您务必对超员说“不”!
让咱们的道路,少一份危险,多一份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