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负债翻10倍!这家光伏龙头疯狂收购的背后,是续命还是赌命

朋友,当你看到一家公司,前脚刚宣布花了几个小目标搞了个大新闻,后脚就把刚到手的热乎资产拿去银行抵押换钱,这画面熟悉吗?

这不叫战略布局,这叫空手接白刃,接住了还得耍一套刀法给观众看,耍完发现手没了,血流了一地,只能拿刀再去当铺换点绷带。

没错,我说的就是最近在光伏圈疯狂刷脸的“光伏银浆龙头”,帝科股份。

这家公司的操作,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我看起来很猛,但我的口袋比我的脸还干净”。

就在几天前,帝科喜提浙江索特60%股权,花了将近7个亿,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e……哦不对,还没等庆功酒喝完,第二天就光速把这60%的股权拍在了银行桌上:“给爷贷4个亿,急用。”

这操作骚不骚?

太骚了。

这就像你那个刚借钱买了最新款手机的朋友,转身就把手机拿去做了抵押贷,换出来的钱,一部分还了当初借的钱,另一部分交了这个月的房租。

手机还是那个手机,但本质上,他只是把一个债主换成了另一个债主,顺便还支付了一笔不菲的手续费和利息。

这背后藏着的,不是什么高瞻远瞩的商业智慧,而是四个大字:

我,没钱了。

1. 亏钱的“香饽饽”,有毒的“解药”

我们先来看看帝科这次含泪……哦不,含笑饮下的两个“大补丸”。

一个是浙江索特,60%股权花了6.96亿。另一个是晶科新材料,80%股权拟出价8000万。

有趣的是,这两家公司,一个比一个能亏。

晶科新材料,去年亏700多万,今年上半年亏了1100多万,亏损速度堪比牛市里你的收益归零速度。浙江索特更是重量级,常年亏损,直到去年才勉强扭亏。

但帝科买起来,眼睛都不眨一下,而且给的都是高溢价。浙江索特溢价74%,晶科新材料更是高达近300%。

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接盘精神。

那么问题来了,帝科是傻吗?花大价钱买两个“药渣”回来熬着玩?

当然不是。CEO们的心眼子,比马里亚纳海沟还深。

买晶科新材料,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你看它名字里带“晶科”俩字,就知道这是光伏组件巨头晶科能源的嫡系孙公司。拿下它,等于给晶ako大佬递上了一份“投名状”,后面的生意,等于有人喂到嘴里,这买卖,赌的是关系,赌的是未来稳定的饭票。

而买浙江索特,图谋就更大了,图的是它手里的传家宝——Solamet®光伏银浆业务。这玩意儿,是光伏银浆界的“老炮儿”,技术底蕴深厚,尤其是在下一代N型电池技术(TOPCon、HJT这些)上,有两把刷子。

帝科的算盘是,我虽然现在是市占率第一,但那是PERC时代的荣光。时代要变了,马上就是N型电池的天下了,我的技术要是跟不上,今天的第一,就是明天的“others”。

所以,砸锅卖铁也要把Solamet的技术搞到手。这不叫收购,这叫买命。

你看,商业逻辑闭环了。一个是买未来饭票,一个是买未来船票。

但问题是,买票的钱,也是借的。而且是为了买票,借了更多的钱。这就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债务循环。

2. 龙头的风光,夹心饼干的悲伤

帝科的财报,就像一份精心P过的体检报告,猛一看营收增长、市占率第一,肌肉发达,线条完美。但你凑近了仔细闻闻,一股浓浓的虚胖味儿。翻到背面一看医生龙飞凤舞的诊断,才发现肝肾功能已经快报警了。

帝科的困境,是整个光伏银浆行业的缩影,堪称“奥利给”……哦不,“奥利奥”式困境。

你就是中间那层夹心,但上下两块饼干,都是砂轮。

上面的饼干,是银价。银浆成本里,90%以上都是白银。你看看白银价格,从2022年到现在,坐着火箭往上窜,翻了一倍多。你的原材料成本,直接原地起飞。

下面的饼干,是下游电池厂。整个光伏行业都在喊“降本增效”,卷生卷死,下游电池片厂商自己都亏得底裤快没了,他们不找你压价找谁?他们恨不得你把银浆当矿泉水卖给他们。

于是,神奇的一幕出现了:原材料价格飙升,产品售价反而下跌。

利润呢?利润是什么?能吃吗?

这就是帝科面临的第一个悲伤。增收不增利,忙活半天,都是给上游的矿老板和下游的电池大佬打白工。

第二个悲伤,更致命,叫“去银化”。

银浆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贵。它在电池成本里占大头,所以也成了降本的眼中钉。整个行业都在玩儿命地研究怎么少用银,甚至不用银。什么低银含浆料、铜电镀技术,都是革你命来的。

这就好比你开了一家生意火爆的牛肉面馆,秘方是祖传的顶级牛肉。结果一夜之间,全世界都开始流行吃素,大家都在研究怎么用豆腐渣做出牛肉味儿。

你的处境尴不尴尬?

行业在去银化。

成本在往上飙。

下游在拼命压价。

未来在哪?

鬼知道未来在哪,先把今天的窟窿堵上再说。毕竟,死在明天,总比死在今天强。这就是帝ko收购索特,All in下一代技术的根本原因。过去的辉煌,多少带点瞎积薄发的运气成分,现在运氣没了,只能靠赌命了。

3. 债务雪球,滚成了雪崩

如果说行业压力是慢性病,那帝科自己的财务状况,就是急性心梗,随时可能ICU。

我们来看几个刺激的数据。

从2020年到今年上半年,帝科的债务总额,从7.84亿一路狂飙到74.38亿,5年多翻了快10倍。负債率直接干到了80.42%。

80%的负债率是什么概念?就是你浑身上下,只有头发丝是自己的。

更恐怖的是应收账款。到今年6月底,54.63亿。

啥叫应收账款?就是你卖出去的货,钱没收回来,只是在账本上记了一笔。这54个亿,在现金流进来之前,它就是一串美丽的数字,跟欢乐豆没啥区别。在现在这种行业环境下,这些欢乐豆随时可能变成坏账,直接清零。

现金流紧张。

应收账款爆表。

负债率飙到80%。

怎么办?

正常人的思维是收缩、回款、降负债。但赌徒的思维是,只要我借钱的速度比窟窿扩大的速度快,我就不会死。

所以帝科选择了借更多的钱,去买一个自己都亏钱的同行,再把这个刚买来的、还在流血的资产,抵押出去换现金。

这套操作,已经不是简单的“拆东墙补西墙”了。这是把东墙拆了,发现材料不够,又贷款买了点砖,把西墙补上了,然后指着刚补好的西墙跟银行说,你看我这墙多漂亮,再借我点钱,我把房顶也换了。

至于这房子地基是不是已经塌了,没人关心。

这次收购浙江索特,确实给帝科带来了续命的技术。但代价是,商誉和债务两座大山,又往自己身上加了几层。这个雪球,已经滚得比公司大楼还高了。

现在,帝科就像一个踩着独轮车在钢丝上玩杂耍的演员,手里还抛着三个点燃的火炬,分别叫“技术迭代”、“成本压力”和“巨额债务”。

他收购索特,相当于在对面不远处看到了一个新的、貌似更稳固的平台。于是他奋力一跃,想跳过去。

为了完成这一跳,他又从高利贷那里借了一双“弹力鞋”。

现在,他可能在空中,也可能刚刚落地。但无论如何,那双“弹力鞋”的账单,马上就要到期了。

接下来,才是真正考验牌技的时刻。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

意昂体育